师德师风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德育工作 / 师德师风教育
培育优秀教师队伍 赋能学校快速发展
责编:马毅蕊 发布日期:2023-04-18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2018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文件深刻指出“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针对教育高质量发展,部署了十大战略任务,把“推动各级教育高水平高质量普及”“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作为落实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任务。结合我校发展现状,高质量发展首先有赖于优秀的教师团队,新时代、新使命、新挑战,我们踏上新征程,面临新机遇,需要开拓新局面,只有教师团队的现代化,才会有学校的高质量发展。

“培育优秀教师队伍, 赋能学校快速发展。”我从四个方面来跟大家交流。

一、铸师魂:做理想坚定敬业爱岗的好老师习近平总书记曾勉励广大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还曾强调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这些都明确将师德提到一个很高的高度,高尚的师德是做教师最根本的要求。只有教师愿意做老师,愿意做学生的引路人,对自己有很高的要求,美好教育的一切愿景才有可能发生。

(一)扬起理想的风帆。

热爱是理想,为之不懈努力是理想,为学生搭建成长的阶梯也是理想。教育是教人向上向善厚德崇美的事业,作为教育人,我们应该做学生的成长导师,做学生的引路人,我们扬起育人教书的理想风帆,才能帮助学生扬起人生的理想风帆。一代一代,赓续传承,奋进向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微光和力量。           (二)爱生爱岗的模范。师德的核心是爱。敬畏教育,敬畏每一个与众不同的生命,从内心生发对学生的爱,进而理解他们,教育他们,引领他们,激发他们成长的内驱力,让他们脑中有格局,眼里有光芒,心中有大爱,脚下有远方,成长为祖国合格甚至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成长为对家庭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和勇毅前行的担当者。爱学生,爱教师这个职业,把每一堂课上好,在陪伴学生的每一天里做一个努力的人,做一个无怨无悔的人,那就是爱这个岗位,对得起孩子们,对得起这份光荣的职业。

(三)敬业奉献的楷模。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作为教师,这个屹立不倒的精神,敬业奉献是其中的一根支柱。爱岗是敬业奉献之源,精业是敬业奉献之基,坚守是敬业奉献之道,情怀是敬业奉献之本,这些都是我们大力倡导的师德精神,我们要做敬业奉献的楷模,做学生一生的引路人。

二、强师能:做授业解惑培基铸魂的守护人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

(一)培育四种能力。育人为本,服务教学,需要我们提高四种专业能力。一是设计教学的能力。面对新课标、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面对大单元教学,我们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提高自己设计教学的能力,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基础;二是实施教学的能力。在设计好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注重预设和生成,充分地关注学生的学和学生学科素养的提高,即抓好课堂教学的过程,不断提高实施教学的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三是评价教学的能力。在切实可行的目标的指引下,结合量化,注重多元和过程,包括学生的表现,评价自己的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是夯实教学质量的落脚点;四是管理课堂的能力。这里特别强调课堂教学管理,就是要求我们特别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习状态和思维活跃度,缺乏学生高度参与的课堂势必走向低效,从这个角度讲,课堂管理能力就显得特别重要。

(二)做终身学习者。“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团队的现代化,必然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更新观念,改进我们的教与学。学习是多方面的,跟书本学习是学习,跟名师学习是学习,自我研修也是学习,实践探索也是学习。希望我们老师做终身学习者,引领学生从进步走向成功,从成功走向成功。  

(三)做躬身教研人。教研团队建设,包括每一个教师深耕教研意识的强烈程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的提高,关乎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这就要求老师们都能深度参与学科教研、教育科研,把开展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当成课题,做实践研究和行动研究,抓好单元教学设计、研读课程标准、试题研究与命制、课堂观察与评价等工作,不断提升教研质量,切实提高学科整体水平。

三、树导向:为优秀教师搭建成长的舞台

优秀教师的成长,既需要专家的引领,也需要同伴的互助,个人研修也不可或缺,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发展和成长的平台。学校将给老师们提供成长的舞台,实施梯队建设,涵养优秀校园文化,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一)搭建发展平台。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搭建适合的成长平台,学校将不断完善研、训、评一体化路径和名师及骨干“传、帮、带”平台,给老师们提供“融教育”教师大讲堂、班主任论坛、学科展示交流、作业建设、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示范展示交流等校内教师发展平台,助推教师走上更加广阔的校外发展平台,提升能力,成长为区域不同层次的骨干和名师或名班主任。

(二)实施梯队建设。搭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实施创新、优化教师团队培养方式,从固“塔基”、壮“塔身”、树“塔尖”三个不同层次培养,建立以成长型教师、专业型教师、引领型教师、首席教师、专家型教师等五种不同层次的梯级师资队伍结构,实施多轮驱动与多元评价策略,按照“一般教师(新入职教师)-合格教师-校级骨干教师-省市级骨干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教育专家”的培养路径,优化“小荷工程、青蓝工程、领军工程、名师工程”四大工程,不断加强教师培育力度,鼓励教师勇于冒尖,敢于在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脱颖而出,为学校教育教学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三)明确激励导向。工作态度是第一位的,不让踏踏实实干的老师吃亏,不让老师辛苦的汗水白流,就是最朴素的价值导向,也是正向激励的导向。所以,我们在学校的各项制度中明确,向班主任倾斜,向一线老师倾斜,向踏踏实实做教育的老师倾斜,既重视团队建设,又鼓励个人冒尖,涵养“能干、肯干、会干、多干、干得出色”“惟勤惟绩”的校园文化,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四、重实绩:为学校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树立优良的成绩观、质量观,需要先进的理念予以支撑,进而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在现阶段,在相当区域范围内,尚没有不谈成绩空谈质量的学校。没有成绩不行,仅有成绩也不行。只有取得方方面面的成绩,才能保障学校的高质量发展。

(一)树立健康第一理念。什么是健康?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能够积极地面对学习和生活。树立健康第一理念,开展生命教育,科学教育,促进习惯养成,把育人放在首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就是必然的。身心健康了,心态积极了,学习自主主动了,思维品质的训练也就水到渠成,高质量的学业水平也自然顺理成章。  

(二)筑牢校园安全底线。安全,也是质量。对于学校而言,安全直接关系到学生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众多家庭的幸福安宁和社会稳定,是学校各项工作的底线。安全的底线在哪里?除了学校各种设施的安全,学校安全的底线在德育,在育人,只有师生的安全意识提高了,安全技能提高了,师生身心都健康了,师生关系更加和谐了,那么我们就筑牢了安全的底线。

(三)抓住教学质量生命线。教育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办学水平最显性的评价指标,也是学生、家长和社会对学校最直接的评判。园丁付出辛劳的汗水,当满园的郁香扑鼻而来,那一刻是最令人开心的。有人曾这样说:没有分数过不了今天,只有分数过不了明天。所以,辩证地看待教学质量和办学质量,都需要我们既能宏观地看待成绩,也能微观地正视成绩。学校如此,老师也如此,所以学校倡导系统地看待成绩,看待实绩,“惟勤惟绩”,只有这样才能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近观眼前满目春,放眼远处春更浓。面向未来,学校将继续大力倡导“能干、肯干、会干、多干、干得出色”的价值导向,把“育人”放到首位,把教师专业发展放到首位,关注影响教育教学质量最基本的要素,从理念到行动,正本清源,加以改进,凝心聚力,奋发有为,以文化引领校园内涵发展,促进教育生态继续持续向好,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办人民满意的美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