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化生组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教研 / 理化生组
从“牛刀小试”到驾轻就熟——2023届高三年级化学备课组
责编:理化生组 发布日期:2023-11-07

2023年高考已圆满结束,我校在今年高考实现了再突破,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近几年高考试题在保持基本平稳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化学情景的理解与基础知识的运用和迁移,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研究信息,看准方向

怎样着手进行化学总复习,复习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必须对一些信息进行研究,从中领会出潜在的导向作用,看准复习方向,为完成复习任务打下基础。

1.研究高考化学试题。纵观近5年全国各地高考化学试卷,可以发现其突出的特点是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保持稳中有变的原则。通过分析试卷的结构、试题类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发现它们的一些共同特点,从而理清复习的思路,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合理安排教学进度,落实教学过程中的讲练效率。

2.关注新教材和新高考的变化。新教材和新高考与以往教材、高考相比较有很大的变化,如内容的调整,实验比重的加大,知识的传授过程渗透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增加了研究性学习内容和新科技、化学史等阅读材料。熟悉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这些变化,将有利于把握复习的方向和深难度,有利于增强复习的目的性。

3.根据新高考改革要求,化学学科主要考查以下能力:

①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

②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

③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

二、多思善想,提高能力

化学总复习的范围是有限的,要想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最佳复习效果,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在教师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都必须开动脑筋,多思善想。

1.精读教材,字斟句酌。

系统复习,自始至终都应以教材为本,注意知识的全面性、重点性、精确性、联系性和应用性。对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前因后果。如与离子反应有关的知识有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和正误判断、离子共存问题、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离子的检验和推断、溶液的导电性变化等。应用性是指通过复习要学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如元素周期律、周期表涵盖的内容相当丰富,可以进行元素位、构、性相互推断,预测未知元素的性质,比较各种性质的强弱等。

2.学会反思,提高能力。

能力的培养是化学总复习的另一个重要任务,通常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计算能力,其中思维能力是能力的核心。能力的提高并不是一天就能办得到的,要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有意识的培养。对典型习题、代表性习题要多下功夫,不仅一题一得,更要一题多得,既能促使知识得到不断地弥补、完善,又能举一反三,从方法上领会解题过程中的审题、破题、答题的方式和奥秘等,以此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严密性、敏捷性、深刻性、创造性和广阔性)。

3.加强集体备课、发挥集体的力量

经过集体备课探讨,按照基本概念、元素化合物、基本理论、有机化学、化学实验、化学计算等主要块内容进行复习。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复习要详细具体,使其问题化具体化。元素化合物的复习要扎实,以弥补学生过于薄弱的基础。其中,金属按单质—氧化物—碱—盐顺序复习,非金属按单质—氧化物—氢化物、含氧酸—盐顺序复习。学习具体的单质、化合物时既可以“结构(原子结构、分子结构)→性质(先共性,再特性)→用途→制法”为思路,又可从该单质到各类化合物之间的横向联系进行复习。同时结合元素周期律,将元素化合物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经常穿插元素化合物推断题的训练。有机化学模块按分类、官能团复习,注意有机化合物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强化有机合成与推断。

Image_1699317203164

化学组教师交流研讨备考策略

三、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1.化学知识点繁杂琐碎,学生基础知识遗忘率高,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也累。

2.对不同题型的解题方法的归纳还需进一步提高,对高考题型的研究有待进一步的深化。

针对这些情况,化学备课组提出以下改进措施:定期进行化学知识点的默写,在教学及复习过程中有的放矢地重视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解题能力涉及到自学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等,它不是仅仅靠多做题、做难题就能奏效的。而应该是在解题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不要把大量的精力、时间花费在题海战和难题战方面,要精选例题,透彻分析,引导探究,注重方法。尤其注重训练学生答题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对化学基本概念、化学用语要争取准确无误,会做的题争取不失分,文字表达要规范简要,能切中要点。注重训练学生的学科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习惯。